第(1/3)页 真有人中了。 所有人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 “哈哈哈,有我,有我……” 又有人高声大喊,兴奋激动不已。 还在后面的没机会上前的人,一个个羡慕不已。 有的查看完之后,有些十里堡失魂落魄的被挤出了人群。 有人高中,自然有人落榜。 尤其是三大科,应考者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何其大。 中考者只有寥寥三百人。 “没想到我们必生所学,竟然不如它人!” “天下能人辈出,皆来应试大周科考,万人取三百,确实不容易高中!” 都是读书人,自侍才华横溢,谁也不比谁差。 “别灰心,刚才教育部的官员不是说了吗?今年特殊,大周连战连捷,到处扩地建郡,官员缺口很大,天子特许下恩科一道,许未中榜者一次机会,我们还有机会。” “有道理,我们去参加恩科,要知道以中榜者是不许参加恩科的,如此我们中榜的机会反而加大了!” 原本失落的众人,不免又升起希望,眼睛渐渐放亮。 “只是这恩科,听着便有些……怕是不及十科好,就算高中进了仕途会不会……”有人脑子灵活,光从这恩科的恩字中发掘出了不一样的信息。 恩科!恩科!恩典下来了,算是特赦。 做了官也比十科的正儿八经要矮一分。 读书人最讲一个面子。 放不下尊严的。 “以后在考吧,下一次我一定做好准备,定能高中!” 有人转身离去。 不过刚走一步便有人道:“以后在考,要等到何进,教育部的官员说了,下次科考,快则是一年,慢则要三五载,诸位,我们有几个三五载可以等!” “此言有理,现在来长安的只是一万人,换了明后年,关东学子必然增多,恐怖更不容易高中了,那时可没有恩科了!” “对,反正先考考,又不耽误事,在长安还能多学点东西。” 这样的情况在长安城中各坊不断发生。 有人高中喜极而泣,有人名落孙山痛哭流涕。 有人踌躇满志,恩科再战。 有人收拾行囊,返回家乡。 更多的则选择留在长安城,在长安只要有手有脚就不会饿死。 作为读书人,不管是商铺还是别的门类都愿意重金聘用这些应考的学子。 有了生存的资本,长安的书店又是他们吸取知识之地,听说圣地皇家图书馆快建成了,他们更不舍得离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