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赤城营吃了个大亏-《织明》


    第(3/3)页

    在没有看清战场形势前,他的脸色也是极为凝重,一言不发,只是举着千里镜,对前方战事仔细观察。

    直到他看见己方勇士,似乎仍有余力,虽几度杀进明军阵内,却又都被驱退,但也能明显看出,厮杀久了,明军果然已渐处于劣势。

    这时,多铎才喝令全军出击,他要一举击溃明军,同时为了彰显自己的威名,他更是奔向了自己的战马。

    是的,没错。

    大清国豫亲王多铎,要亲自上阵,他要亲手擒捉明将张诚,好在清国皇帝黄台吉跟前邀功。

    …………

    这一战,明军步营可谓是吃了大亏,其中,自有清军死战不退的原因,但也有战术指挥上的失误。

    宣府军冷兵杀手的装备大多是刀盾兵和枪兵,他们操习了两年多,早已配合得十分熟稔,在河南剿贼之时,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威力。

    但现在面对鞑子重甲步兵时,却有一种使不上力的感觉。

    枪兵与盾兵配合,每一次大盾开合之际,长枪迅疾刺出,可这一次却与对战流贼之时不同,枪尖大多都无法刺穿鞑子身上的盔甲。

    毕竟,鞑子的重甲步兵都是身着两层铠甲,岂是那么容易被刺穿的?

    只有当枪尖刺破外层铠甲后,又正好刺中内层铠甲的结缝链接处,才能凭一股蛮力,穿透铠甲,刺入鞑贼身躯内。

    但这也只是偶然发生,既然是概率事件,其成功率就更难以控制。

    其实,对付清军的重甲步兵,铁锤、大斧、狼牙棒等重兵器,就远比刀枪这一类武器好用,即使是一根大棒,都要强过刀枪。

    鞑子身披两层铠甲,刀砍不破,枪刺不入,大多无法伤敌,而反观鞑子却多用锤、斧、大棒等重兵,他们大力劈砸之下,有些盾兵都受不了。

    即使是厮杀之际,宣府军将士的长枪也多被鞑子重兵磕飞,更多的宣府军枪兵,都被震得双手虎口阵阵发麻,甚至开裂。

    也就是宣府军,不止平日操练严苛,战阵严整,虽处于劣势,仍无人退缩,就是军律军规,也明显严与别部明军,这才勉强与鞑子杀了个旗鼓相当。

    “大帅,步营打得很辛苦,似乎要顶不住鞑子。”

    赤城营镇抚官夏顺成,此刻正陪在张诚身旁,他也发现赤城营将士对战鞑贼,似乎有些吃力,忙出言提醒。

    骑营镇抚官房知海,这时也才自骑营那边奔来,他本是前来替张广达请战,但张诚并未允准,却将他暂留于此。

    现在看着步营那边打的辛苦,他也忙插言道:“大帅,咱的枪矛似乎刺不透鞑贼衣甲,步营却有些吃力,不若使骑兵上去冲一阵,也缓缓步营的压力。如何?”

    张诚也是一脸的凝重,其实他早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但对面清军仍有数千的虏骑未动,他又怎敢轻易让骑兵冲上去。

    一旦骑兵力竭,又以何来抵挡清军虏骑的冲击?

    为此,他才一直忍痛拒绝郭英贤与张广达的请战,并派出张明远亲自向张国栋传达他的军令,要张国栋无论如何,都一定顶住鞑子步甲的冲击,守住战车防线。

    初时,车营的将士撤下来,简单修整之后,又冲上去厮杀,然他们此前与步营的操练,也多是以战车、火炮配合步营。

    既张诚提出来的所谓步炮协同、步车协同战法,但却未曾操习过车营将士与步营的步步协同。

    此刻,他们重返战场,反而无法与步营将士有效配合,双方的战法、口令等等都有所不同,且也不能统一结阵。

    无奈之下,张诚也只得传令,命车营就此撤到后方,并特别嘱咐千总于金,要他做好准备,那个杀器,估计快要用到了!

    现在,眼看张国栋的赤城营已十分危急,张诚转过头,对张成芳吩咐道:“传令,中军骑兵冲上去,将鞑子步贼驱退。再命中军战车局,顶上去在步营阵后,结成防线。”

    /73/73110/2723617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