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有三四十万兵马,别在提进攻大周了。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借韩国的道,或是与韩国一起,从虎牢关进攻洛阳。 那样的话,魏国的话语权就少得可怜。 相当被动。 “众卿你们说,现在当如何?大周灭杀我魏国十数万兵马,俘虏了九万。” 围的皇帝寝宫里的魏国文武重臣皆没敢随便在乱开口。 要知道如果只是魏国受了大损还能赌气。 韩国二十万也被杀得干干净净。 韩国方面接下来会怎么办,会不会与大周合谈,那也不得而知。 “怎么?我堂堂魏国没有一个有胆气之人,不敢在言大周之事!”魏增闭上眼,冷声又道。 这时田子方才道:“陛下,我们有九万将士在大周手里,若继续开战,这九万将士将会如何,不得而知。 若惹怒大周,九万将士被杀,其家属必然会怨恨朝廷。” “咳咳,他们敢!”魏增陡然睁开眼,气得重重咳嗽一声。 文武干臣们眉目一挑。 知道魏增说的是气话。 别说这些军属了,就是服役的这些将士,如果知道朝廷不估计降俘们的感受,任其被灭杀,那谁还卖命。 以后谁还替大魏国效忠。 毕竟没有人会为了一个不在乎他们的人打仗。 忠于君王是没错,但是不能寒人心。 “难道,就这样咽下这口气?|”魏增不甘呀。 丢了四个县,失去黄河南岸的前进基地,这对魏国的未来战略有了很大的影响。 公孙喜站出来道:“陛下,我们打渤海国吧,渤海国与大周是盟国,我们在大周身上失去的,先在渤海国身上找回来,毕竟大周还有骑兵在渤海国。 我们的战略重心还是应该先东后西。” “陛下,臣赞同。”大将军庞均道: “所谓哀兵必胜,我们大魏国的将士在洛阳受了委屈,全军将士必然攒着一股子怨气,正发让其成为动力,攻取渤海国。” 打不赢大周,还灭不了渤海国吗? 本来魏国的重点打击对像就是渤海国。 只要灭了渤海国,魏国东面就没有了威胁,可以全力向西。 现在不过是重新绕回主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