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像是催命符一般,殿外跑进一将,惊慌的报到。 该来的还是来了。 巴皇艰难的站起来,看向兵部方面:“着黄辉为水军主帅,程育为副帅,领我巴国水军五万迎战大周水师!” “是陛下!” 黄辉、程育二将站出来。 此二人,一个是卫将军,一个是镇军将军。 官职显赫,军中老将。 巴国三个水寨战船全员出动,开始朝着城北方集结组成大阵。 三江混流的宽阔江面上游,很快出现一支舰队的影子。 一艘艘的冒出来。 慢慢逼近。 庞大的舰队群,仿佛要将整个水面给填满。 突然南下的舰队停止了南下。 两军隔着两江交汇口彼此相望。 大周水浑,是以纵队形式,从前到尾,像一支箭矢。 巴军五万大军,拥有无数的大小战船,分成三部分,以东西南三面守在入大江口的位置。 只等着大周水军进入大江,便进行三面合击。 不管是北边的江面还是入了大江的江面上。 一但周军拉出气势来,巴军都没有获胜的可能。 只有在两江交汇口,利用特殊的地理条件,才能有机会进行三面围攻。 这一点巴国是经过无数的研讨商量出来的唯一能打赢大周水军的主案。 不过,周瑜同样清楚。 最前面的楼船,便是周瑜的旗舰。 最上层的甲板上周瑜就赫然在上。 放下望远境,周瑜冷笑道:“巴国不光选了最有利于他们作战的位置,还在队伍最前面的战船上布置了大量的干柴茅草,我估计还浇灌了桐油。 为的就是与我军近战之时,焚船引燃我军战舰,以达到削弱我军优势的地步。” 第(3/3)页